
经典是纯阳之物,践行经典可以补阳气,昌盛人生。中国著名典籍《尚书》《诗经》《易经》《春秋》《左传》以及历代舆服志皆载有中国优秀服饰文化,展现了逾5000年的中国服装文明史,更为“Z”世代年轻人生活方式之美学,提供了无限的魅力,让世人葆有更好时运来迎接2026(丙午)年。
藉由这个宗旨,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会长、非遗马面裙传承人周锦,携手“天才妈妈”公益项目所支持的鲁锦、鲁绣、傣锦、布糊画、马尾绣非遗手工技艺,以及山东绸一起演绎一场迎接2026(丙午)天马行空的鲁锦、马面裙时尚大秀。
大秀共分五个篇章
第一篇章:含章可贞
“含章可贞”源于《易经》中的坤卦,是德序与女性礼仪之意。自古以来中国人以衣载道,以色为教化,赋予衣服以品德与礼仪、智慧的教化功能。而纹样更是将天文、地文和人文融于一起,是天人合一与自强不息思想在服饰上的无尽呈现。
周锦女士携团队将山东省考古研究院在淄博出土的齐国周代时的锦复制出来,从育蚕到养蚕,从养蚕到缫丝,从缫丝到植物染色,从植物染色到复制纹样与织造,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复制出了周代青、赤、黄、白、黑于一体的五色锦,其纹样、色彩、织造技术做了多元呈现。
周代记载的锦,在山东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可谓是中国最早的锦。据海岱地区的东夷文化《东夷志》记载,冠弁衣锦是目前锦的文字记载最早的品种。
本次大秀,将服饰形制、色彩、纹样织造于一体,是中国最早的锦 — 齐鲁锦的一次华丽亮相,面料上将天文学的北斗七星和万寿纹以及山川日月作以集中呈现。虽然复制难度极高,但也展现了山东织造,山东鲁锦产业链的高品质的链接。
本次大秀邀约了中国著名的音乐人士,将濒临失传的六十甲子音乐和六十甲子色彩 一 呈现给大家,祝福祖国国泰民安、锦绣中华。同时也借此机遇打造出新时代的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职业套装。
第二篇章:黄裳元吉
“黄裳元吉”源于《易经》中的坤卦“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是表达女性高尚品德以及服饰文化的吉祥指引。
本次大秀将马面裙与《易经》“地天泰”之美融于一身——马面裙文化始于《易经》的“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所往,起初迷茫,终获主人之利”。
本篇章集中展现女性的坤德之美,将卯午捧印、马上封侯等中国文化的思想融于马面裙中,展现天佑生民的美好夙愿。
在2026马年即将到来之际,将天马行空、马上封侯、卯午捧印等美好寓意传递给新时代的年轻人,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给予中国时尚以哲学语言 ——展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的天佑之力。
第三篇章:同人于野
本篇章源于周礼《考工记》中的染色之美意,也是世界最早的染色方法之记载。并在探索明代《天工开物》中形、色、纹、质的制作技术之际,藉由2022年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发布的1028个中国植物染色,再次新增了200个中国植物染色。
这次走秀是中国“古代绝学”独有的六十甲子天佑之色的集中呈现,并将多地的“天才妈妈”非遗技艺融合在一起,设计出风靡世界的马面裙、月华裙、凤尾裙,透过模特与非遗人的同台走秀 — 鲁锦、鲁绣、傣锦、布糊画的非遗传承人将穿着马面裙行走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共同演绎华彰之美。
第四篇章:鸣谦贞吉
“鸣谦贞吉”源于《易经》中的乾卦,提醒人们要葆有“谦受益、满招损”的智慧。乾卦像太阳一样光照万物,给予万物以生长能量的生生不息之势能,砥砺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并在马面裙上也得以体现。
本篇章将马面裙的阑干之华美、阑干之秩序、数字之智慧、植物之护佑等等,作以深度挖掘和融合,让文创的魅力给予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国华裳,更让具有真正时尚智慧与中国特色的马面裙,成为影响国际的时尚单品。
第五篇章:厥孚交如
服饰自古便有教化之功。《礼记·深衣》载:“厥为起、孚为信、交如为相加。”将右衽的领为规矩,绳为做人的智慧和浩然之气,行事之权衡则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践行。
本篇章根据中国干支色彩体系、中国植物染色,透过马面裙来展现数千年中国色彩智慧体系,尤其是首次展现了2026年国际流行色彩 — 将经典魅力、文化传承与文创转化,融于马面裙,展现时代的时尚、功能、舒适之美。
《易经·艮卦》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种超越数千年的时尚智慧的指引,是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它落实于百姓日用之中 — 吃时令菜、穿时令衣、挂时令画、听时令乐,与时偕行,顺时施宜,庇佑人生。这是本次大秀活动的核心智慧展现。
本次发布会还邀约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跟随非遗人学习织造、学习绣花、学习绘画等传统技术,并身穿二十四节气马面裙,与非遗人一起迎接未来,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