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中的哪吒形象源自明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在这部家喻户晓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哪吒是“武王伐纣,周人代商”的重要功臣之一,其生活背景被设定在商代。商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城市、文字、礼法、农耕等方面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哪吒》的热映,商代的历史与文化再次被拉近到我们眼前。
在哪吒所处的时代,“朝歌”与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地一样,是商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多年来,在商代城邑的考古发掘中,水文化遗产备受关注。无论是偃师商城的“几字形”水渠,还是郑州商城的水池遗迹,抑或是殷墟中规模宏大、种类繁多的水利设施,都充分展现了水利在殷商都城形成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凸显了水利对殷商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与成就,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也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水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商代都城的选址与水网布局
在以哪吒为主题的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地是靠海的陈塘关,可能看不出来商代城市规划与河流、水资源的关系,但是要以洹北商城(商朝中期的都城)和殷墟为例的话,就能发现商朝都城选址和都城水网布局会将水利因素考虑进去。
据考古资料显示,洹北商城、殷墟的选址围绕着洹河展开。洹北商城坐落在洹河的北岸,选址既考虑洹河洪水对都城的影响,又考虑了利用洹河水资源之便。殷墟都城迁移洹河南岸后,也是选在了地势较高的地方,洹河在此绕大弯向南流,遗址形成北面、东面两面临水的优越条件,不仅为都邑提供便利的水源,还通过引水渠将洹河水引入城内,通过池苑、陂塘进行蓄水、排水,体现“以水定邑”的规划思想。
在水网布局方面,人工水网的布局与修建是殷墟城邑建造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据已经公开的考古报告介绍,殷墟水网由引水渠、总干渠、各个支渠、陂池等组成,局部区段还设有水坝。总干渠是向王陵区、宫殿宗庙区以及族邑、作坊、墓地输水的主要设施;在宫殿宗庙区南部约1500米处,由总干渠向东南分出多条支渠,支渠的分布呈枝状水系偏向一侧歧出,如同半棵树枝的形状,支渠可以从洹河引水至总干渠。由此可见,殷墟都城水网布局规模宏大,总干渠长2500米,按照倒梯形截面的最大面积计算,总干渠的截面面积达22平方米,而且还有很多支渠分布,构成了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体系,同时几乎贯穿了整个殷墟的历史发展过程,对殷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商代水利设施的种类及功能
电影《哪吒》中的诸多景观、人物、场景等元素,是研究、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水井。水井广泛见于商朝都城遗址的各个区域,多位于宫殿、居民点、手工业作坊区,同时,在洛阳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遗址、山东墩后遗址等地,也大量被发掘,这不仅反映出水井在商代百姓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在印证《农政全书》“伊尹教民田头凿井以溉田”的记载。影片中处于百姓生活区的水井,或许也是陈塘关百姓生活用水、灌溉用水的重要保障。
陂池。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丙组基址的西北、乙组基址的西侧发现有面积不小于4.5万平方米的大池子。池子东北部向北伸出一条水道,直通洹河南缘。有学者介绍,这个大型人工开挖的水池,应是宫殿宗庙区的池苑遗存。多条汇入的水沟,连接至洹河的排水通道,也足以说明这个水利设施的功能还包括给排水及蓄水。此外,郑州商城宫殿区的石砌蓄水池,经石砌管道与城外护城壕相通,构成注水、蓄水、排水三位一体的完整水利设施。影片中出现的陂池种植有莲藕,可具备经济、景观等多重价值,是百姓进行水利建设的代表。
排水渠道。给排水水道系统是古代城邑利用水资源的一项主要水利设施。殷墟目前发现的水渠与水池纵横交错,连成一体。在苗圃北地商代铸铜作坊遗址曾发现地下水道,系筒状陶管套合而成,殷墟白家坟也出土了著名的“陶三通”,均为给排水的重要设施。《哪吒》影片中多镜头展现的排水渠道,让商代水文化遗产以更加具体生动的形象呈现出来。
水利与殷商文明的互动
《史记·殷本纪》有记载,自商代始祖到盘庚,商朝国都共迁移13次。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使殷墟都城成为商中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商代都城频繁迁移的历史背景下,最终定都殷墟,水利因素至关重要。
商朝国都频繁迁移的原因,据相关学家分析,水旱灾害是重要影响之一:《尚书·盘庚》的记载反映出盘庚迁殷的主要原因是避免洪水灾害;多处考古发现发掘出的水井深度变化,也体现出商朝百姓在遭遇大旱时,对水资源的不断探寻。故而,洹北商城、殷墟选址时进行了水利规划,充分考虑了殷墟地区河流地理的环境、水资源情况,趋利避害,不仅保护了都城没有受到大的洪水威胁,还合理利用了洹河的水之利。殷墟都城的长期稳定,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水利在促进殷商文明各要素发展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生产发展、人口增加促使城市出现,伴随着殷墟都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都城规模不断扩大,对水利的需求也会增加,所以合理地运用水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为不同的用水功能区提供水保障,使水利为商代文明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青铜器在铸造过程中对水的需求,也需要修建水利设施予以保证。所以,殷商文明的水利与其他文明要素经历了一个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过程,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如今,《哪吒》的票房热度持续攀升,展现出席卷全球的强劲势头。借此良机,跟随哪吒的脚步,深入探寻商代水文化遗产,不仅是一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重水文化的绝佳契机,更能为坚定文化自信注入丰富的养分!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