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美丽的背后,是“馅饼”还是“陷阱”?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 | 2023年05月23日 01:24
张家口新闻网 | 2023年05月23日 01:24
原标题: 美丽的背后,是“馅饼”还是“陷阱”?
正在加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微整形、瓷娃娃、除皱针、吸脂术等都曾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热词。然而,医疗美容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衍生了不少问题:无证上岗、夸大宣传、以次充好……因此带来的健康损害以及发生的医疗美容纠纷更是层出不穷。我市医疗美容的整体情况如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记者于日前就此进行了探访。

【现象】

医美机构“遍地开花”,“正规军”不足一成

眼见着天气转暖,听说水光针能嫩肤,爱美的张女士便想借助医美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年轻些。几经对比,她精心挑选了桥东区某生活美容机构,以1000多元的价格完成了注射。不想几天后,脸部就出现了局部红肿等不适反应,后来几乎肿成了“猪头”。与商家多次协商未果后,张女士无奈拨通了卫生监督部门的电话。

“在我们的日常执法过程中,类似的案例非常多。”张家口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仅今年3月以来,他们便接到了市民与涉及到医疗美容纠纷相关的投诉电话7个。针对医美市场,卫生监督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携手,开展了多次针对医疗美容行业的联合执法行动。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334人次,车辆159辆次,检查医疗、生活美容机构300余家,发现全市范围内(含县区)证件齐全的医疗美容机构仅21家(含公立医院8家)。也就是说,在看似医美行业蓬勃发展、医美机构“遍地开花”的背后,医美“正规军”仅不到十分之一。

【问题】

超范围经营最多发,五类问题要警惕

在对建国路、胜利北路、明德北路等地随机走访后记者发现,街道旁、各商圈附近、居民区周围……时常能见到大大小小美容机构的身影,有的店面装修十分“高大上”,有的却连店名都没有,只在门窗等处贴有“美白”“嫩肤”“除皱”等字样,用以招揽顾客。

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的执法检查中发现,非法医美机构大多集中在桥东、桥西、经开区各大商场、写字楼内。以美白除皱、割双眼皮等为噱头,生活美容机构超范围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则成为最常见的违规“重灾区”。

另根据相关投诉分析,我市当前医疗美容存在的问题主要还包括:一些医美机构虚假宣传国内大型医院整形专家、海外整形专家坐诊,实则只是借用他们的名号来招揽消费者。一些美容机构以免费体验为由招揽客户,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以为自己遇到了“馅饼”,殊不知已掉入了商家的“陷阱”,且常常因无法证实商家存在强制消费行为或欺诈行为,只能吃“哑巴亏”。个别还存在夸大功效制造焦虑、模糊定价违规收费等问题。

【瓶颈】

非法医美隐蔽,执法取证困难

“本想着干几天这个挣点儿‘快钱’,没想到会违法违规……”在执法检查过程中,一位店主对执法人员坦言。

“一支普通的妆字号美容产品,进价可能只有几十块钱,‘化身’医美产品注射进入消费者体内,费用便高达两三千元。”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称,正是这样高利润的利益驱使,使许多生活美容机构不惜以身犯险。经不完全统计,受种种因素影响,自疫情后,我市生活美容机构超范围开展医美项目的违法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出现的医疗纠纷也较疫情前增加了一倍以上。

为此,该局与各县区执法局及相关部门联动,采取了日常检查与投诉举报相结合、明察暗访与“双随机”相结合等执法方式。但由于相关违法人员流动性较强,且违规美容机构多具有较强隐蔽性,增加了执法及取证的难度。

“通过近期执法发现,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许多超范围经营的美容机构开始出现了以亲友、同学为主要对象,网上介绍、微信交易等为主要手段的线上揽客方式。”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微信等社交软件多使用网名、代号等虚拟称谓,加之部分消费者自我防护意识相对缺乏,造成了消费者事后维权举步维艰。

【提醒】

看清相关资质,及时投诉举报

爱美人士该如何选择一家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

相关执法人员指出,医疗美容项目本质上是医疗服务,一般需要通过手术去改造“不美的地方”,使其符合审美需求,达到整形美容的效果。医疗美容机构开展的项目只能限定在许可范围内,超出范围的手术项目也属于违规项目。对于医疗美容科而言,一般会根据项目难度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难度越大(如我们常说的割双眼皮为一级,削腮、削骨手术为四级)。四级项目只有三级整形外科医院或设有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级综合医院才能开展。而医疗美容机构属于医疗机构,医生首先必须是临床医师,在此基础上再获得医疗美容的资格。

特别提醒,为营造安全放心的行业环境,保证自身健康,广大消费者在选择美容机构时一定要注意:

生活美容机构一律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因此,消费者在接受医疗美容服务时,首先,一定要看清机构和人员资质;二要在医疗美容前,应与主诊医师充分沟通,知悉项目的风险性和禁忌症;三要看清认准产品标签标识,化妆品(“妆”字号)仅适于皮肤涂抹,不能进行用于注射美容治疗;四要及时索要病历资料,特别是治疗记录、知情同意书、植入性医疗器械条形码、收费发票等。

生活美容机构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消费者要看清认准产品标签标识,化妆品(“妆”字号)仅适于皮肤涂抹,在任何机构都不能进行注射。

接受医疗美容服务时一定要看清机构和人员资质,索要病历资料,特别是治疗记录、知情同意书、植入性医疗器械条形码、收费发票等。

在医疗美容前,应与主诊医师充分沟通,知悉项目的风险性和禁忌症。

发现生活美容机构违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线索,及时拨打12315、12345、(0313)59415330等电话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一旦自身健康权益受到损害,可向人民法院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延伸阅读

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区别

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在定义、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资格、美容方法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且医疗美容经营许可要求更高、美容方法科技含量更高、要求资金投入更多。具体有何区别?市第四医院美容科主任荣美玉进行了详细介绍。

医疗美容——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进行带有保养或保健性的美容护理。

需要《医疗机构许可证》及注明相应美容科目。主诊医师应持有《医师执业证书》,并在证书备注页登记核定相关医疗美容专业。护士应持有《护士执业证书》,经过医疗美容护理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护理工作6个月以上。

运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类药物、各类手术(包括外科手术和激光等治疗)、中医疗法(针灸等)及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类医疗器械,如激光、射频、光子治疗(光子嫩肤)等。

生活美容——指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进行带有保养或保健性的美容护理。

不需《医疗机构许可证》,通常只需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才能上岗服务。

运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类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用的器械,包括美容知识咨询与指导、皮肤护理、化妆修饰、形象设计和美体等服务项目,其特点是无创伤性和侵入性。

编辑: 张欣远 责任编辑: 刘洋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 美丽的背后,是“馅饼”还是“陷阱”?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