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布依族服饰设计师李利:“走出大山,做一个‘时尚’绣娘”

来源: 中国日报网 | 2023年04月17日 09:20
中国日报网 | 2023年04月17日 09:20
原标题: 布依族服饰设计师李利:“走出大山,做一个‘时尚’绣娘”
正在加载

参加完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李利以全新的状态回到家乡,奔赴她热爱的民族服装制作工作。

李利出生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紫塘村的一个小村庄,是个地道的布依姑娘。她激动地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等内容,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30出头的李利一直致力于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一名绣娘,一名非遗文化传承人,她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布依族文化,让布依族服饰和手工艺产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她创办了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带着当地妇女一起制作布依服饰。

晴隆县是典型的多民族县份,除了布依族,还有苗族、彝族等14种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民族服饰设计中,李利特别关注时尚流行元素及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喜欢在颜色和风格上大胆突破。她希望融合布依族的特色元素与时尚的现代服饰设计理念,再现精妙的传统手工技艺与布依族传统服饰的精美,使其时尚化,更加符合现代审美。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利用心设计的服饰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她说:“我们的民族服装很受喜欢,尤其是在直播间粉丝呼声很高。自今年以来,产品订单不断。”

“与去年同期相比,三月份的销售额增长了三倍。”李利补充道。

民族服饰供不应求也让她开始大量培养绣娘和服装制作手艺人。李利不仅带动100多名年轻妇女稳定就业,还鼓励她们开店创业,一起经营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妇女拓宽增收门路,这也激励她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更加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 “她”力量。

为了赴约全国两会,她亲手赶制了两套精美的布依族服饰。她说:“我想把家乡美丽的民族服饰穿到两会去,把群众的心声带到两会上。”

她在两会上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帮助搬迁安置区加快融入区域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

“选婿看犁田,择妻观纺织”。布依族自古就有纺织的传统习俗,同其他布依族女孩一样,李利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画蜡、染布、制作服饰等手艺。

“小时候和妈妈学习制衣的过程中,我就梦想着拥有一套我们布依族的盛装。直到看着自己亲手做出的衣服,才发现这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啊!”李利回忆,那时的她便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成年后的李利,为了分担家庭负担,跟着姑姑到广东打工挣钱,从最开始的电子厂、服装厂、手袋厂到转行做销售顾问,十余年工作的沉淀,让她在缝纫、裁剪、设计方面越发娴熟,长期的销售经历也帮助她积累了丰富的产品推介能力,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增强与客户之间的粘性。李利内心想要创业的想法逐渐扎根。
“在外面工作久了,依然觉得没有归属感,想念家乡的一切。随着见识的增长,会越来越觉得我们少数民族的非遗文化不应该被埋没,我想要带着家乡民族手工艺走出大山的心意也越发强烈了。”

在李利心中,布依族文化深深根植于自己的血脉,她希望用自己的所感、所学、所思、所想,帮助弘扬布依族文化。于是,李利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乡,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2016年,李利在兴义开始创业,并逐步建立了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她和母亲一起致力于传承和发展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布依族民族文创系列产品,如手工编织布、手工包、蜡染衣服、织染围巾、床上用品,小工艺品等。

“公司名字‘布依垚’翻译成汉语就是‘我们的布依族’,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布依族服饰做上一个新台阶,让民族文创走向更大的市场,让民族手工艺走得更远。” 李利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同时她强调,要将布依族元素融入进日常生活用品和文创产品当中,使民族手工艺品焕发新的魅力。

慢慢地,李利意识到,“只有把手艺人留住,才是真正留住了技艺”。布依族的手工艺,从绞纱、上浆、排线到织布,每一道都是复杂而精细的工序,也正是一代代的文化传承,才使得民族手工艺品独具魅力。

正如同是黔西南州民族服饰手艺人的王菁所说,“布依族服饰风格因地理环境变化而有所差异,如鱼和虾等水生动物图案通常出现在南盘江附近的刺绣作品中,而其他地区则以花、草、竹子和香蕉叶图案为主。布依族崇尚自然生态,花、鸟、鱼、虫是呈现在服饰上最主要的图案,这些设计都源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才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为了让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更有“生命力”,2019年,李利毅然将公司搬回了老家鸡场镇紫塘村。在母亲的帮助下,李利把老手艺人们召集起来,学习她们的技术,邀请村里的刺绣艺人到公司就业,组织她们对现有服饰、文创产品进行研究和改良。

“在家人的帮助下,我们召集邻近的刺绣艺人到公司就业,让她们发挥特长将民族手工艺传承下去的同时,也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虽然搬迁公司增加了物流成本,但李利认为非常值得。

2020年,在政府号召下,李利的公司又从紫塘村搬到易地扶贫搬迁腾龙岭新市民居住区,通过政府的帮助,李利得到免一年的租金使用一个400平米左右的厂房。彼时,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为进一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李利积极主动担起重任,携手社区共同强化新市民就业技能培训,并让安置区市民妇女在公司就近就业。

三年来,李利的公司累计年产值超700万元,带动了67位搬迁新市民妇女稳定就业,间接就业120余人,每人年均增收2.8万余元。

在创业的过程中,李利不断发现问题,并思考改进。“家乡绣品虽然精美,但想要走出大山,还得紧跟时代潮流,做一个‘时尚’绣娘。所以,我们在保留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对现有服饰、文创产品进行研究改良,让产品种类更丰富、品质更优秀、特色更鲜明,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李利介绍。

同时,她顺应电商发展潮流,开起淘宝商铺,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和福建等城市。为了拓展销售渠道,李利组建了10人的直播团队,在淘宝、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卖货。凭着精美的款式和良好质量得到消费者的喜爱,直播期间最高能达到每天2万元的营业额。

2022年6月,依托当地的旅游优势,李利牵头在阿妹戚托小镇打造以生产手工刺绣、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非遗手工体验等为一体的民族非遗文化体验街,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

除了销售布衣族服饰和文创产品,李利还常常在直播间推介家乡的自然风景、民族文化,她的账号吸引了超10万粉丝关注。

李利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民族非遗文化街,促进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打造更多文创产品和成熟的生产线,让民族刺绣成为丰富阿妹戚托小镇旅游市场的重要元素,让传统民族手工艺和非遗文化走出阿妹戚托小镇。”

编辑: 张欣远 责任编辑: 刘洋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 布依族服饰设计师李利:“走出大山,做一个‘时尚’绣娘”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