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让文化自信自强直抵人心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3月21日 11:47
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3月21日 11:47
原标题: 让文化自信自强直抵人心
正在加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从党的十九大的“文化自信”到党的二十大的“文化自信自强”,这一表述的变化意义重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从讲好中国故事到中国故事扬帆出海,代表委员们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汇聚成让文化自信自强直抵人心的“两会声音”。

保护传承文物和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行业一线的代表委员们纷纷为此建言献策。

“如何深入研究和活化利用甲骨文,是我长期以来在思考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过去120多年来,已经有近16万片甲骨被发现,但是被分别收藏于国内外至少174家机构,无法以“物理形式”集中起来研究。对此,何毓灵建议,尽快启动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建设甲骨文数字化平台。

36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一直从事古籍保护工作。“2007年启动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取得了成绩,也遇到了瓶颈,主要是管理模式、人才队伍、经费、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等问题,尚未形成古籍工作需要的科学保障体系。”今年,她提交了《关于尽快推进古籍保护立法的提案》。

“考古资源被发掘出来之后,如何保护?如何在更大程度上被公众所认知?如何更好地转换为当代社会教育资源乃至经济发展资源?”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的发问引发讨论。杭侃建议,要加强我国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完善文化遗产学科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培养机制。

回顾近5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文物和文化遗产被持续关注: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中央也围绕相关话题,积极建言。民革中央建议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致公党中央提交《关于完善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区和建筑)保护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的提案》。

台盟中央在《关于做好乡村振兴中的乡村古村保护和发展的提案》中,讲述了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木棉村的故事。这座古村落有约700间从宋至清时期的古建筑,但因缺乏资金,年久失修,很多已经倒塌。台盟中央建议,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村落保护小组,下基层调研,掌握村落的一手数据和资料,因地制宜开展村落改造工作。

传统文化须不忘本来,更要面向未来。文化遗产数字化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科技强国的交叉领域,日益成为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介绍,2021年,全国博物馆线上展览3000余次,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国博发布了首个数智人“艾雯雯”,国博App累计服务用户超过200万人次……“将科技引入博物馆,推动建设智慧博物馆,已经初见成效”。

以人民为中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

2021年,全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排名全球前列。其中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90%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王瑞霞对这一文化惠民工程有着切身体会。在没有免费开放之前,基层馆站基础设施较差、人员配备不足、服务能力有限,有些博物馆、美术馆处于门可罗雀甚至关门大吉的状态;自免费开放以来,“自觉走进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

今年是来自河南开封的农村电影放映员郭建华第十六次参加全国两会,她从18岁开始放映电影,47年来坚守如初。“广大农民十分喜爱电影这种文化形式,看电影在农村已经成为一种新民俗。”郭建华说。

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共有281家活跃院线和4.6万台活跃放映设备为56万多个放映点提供放映服务。2022年,357家版权方为影院覆盖不到的农村地区市场累计供应影片5214部。影片从城市影院到公益放映的窗口期也进一步缩短,《万里归途》《独行月球》等影片实现了基层农村、城市社区与城市影院准同步放映,群众及时、均等地享受到了电影文化发展成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非遗”领域找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围炉烤茶”的原型是云南的非遗“火塘烤茶”,但如果没有前者在互联网直播、短视频中的“走红”,后者仍然鲜为人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提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支持、鼓励各地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网络直播培训,通过直播打赏、电商等方式为非遗创造经济效益。

《流浪地球2》火到海外,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

全国政协委员、中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将发展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刚刚过去的春节档引发观影热潮,为2023年的中国电影开了个好头。其中,《流浪地球2》实现了海外多地与国内同步上映,取得了近年来中国电影海外放映的最好成绩。

“影片中展现出对未来的诸多想象,表达的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呈现出‘中国式’美学特征,这是《流浪地球2》能够得到国内外观众认可的关键。”傅若清认为,中国的科幻电影要扎根中国文化、体现中国精神,才能在世界扬帆前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认为,应通过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让非遗代表的中国智慧在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文旅融合,乃至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目前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各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传播,‘江陵端午祭’被韩国申遗成功之后,在中国引发热议,因此海外传播也将是未来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

王春法表示,国博充分发挥了“文化客厅”的作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在全球疫情影响下,2022年仍然成功引进展览两个、输出展览1个;成功举办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今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推动馆藏文物精品赴国外巡展,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编辑: 张欣远 责任编辑: 刘洋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 让文化自信自强直抵人心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