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让古老的“非遗”成为新时尚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14日 09:34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14日 09:34
原标题: 让古老的“非遗”成为新时尚
正在加载

2015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启动,清华大学成为首批试点院校之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了“非遗”研培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培训、交流和产学研活动。

在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看来,中国有些村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收入相对较低,但是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其中一些还被评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如何将“非遗”活化利用好,帮助当地增收致富,促进当地振兴?

“非遗”活化利用首先要做好摸底工作。在地方有关部门支持下,清华美院师生启动项目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出去”。

2016年,清华美院染服系副教授李迎军带领该院学生赶赴位于大凉山腹地的四川省昭觉县。那里的村寨分散在高山深谷间,交通不便、教育资源不足。这不但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让传统彝族服饰难以走出大山,无法被更多人欣赏和体验。

在昭觉,李迎军带领团队收集到不少彝族刺绣的一手资料,在彝族服饰的色彩构成、图案造型、纹样整理、形制特征、符号内涵和实用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提炼。

了解“非遗”技艺并提炼元素,做的是“减法”。用现代技术让“非遗”焕发出光彩,成为当代之美,则需要做“加法”。为此,李迎军带领设计团队特意避开了简单的复制与挪用,对传统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并使用工艺材料解构重组。这样融合跨界完成的作品,得到了不少关注和好评。他们致力于彝族服饰开发,推出了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的彝族服饰文化品牌阿诺诺。此外,他们还开发了一系列既保留彝族传统手工艺精髓,又融入现代设计精神的创新设计作品。

此后,李迎军带领学生赶赴新疆哈密。他们以哈密维吾尔族刺绣图案的历史、美学研究为基础,手绘整理刺绣图案,搭建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图案体系,不仅出版了《新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图案集》,设计出融合现代风格的维吾尔族刺绣服饰,还登上了国际时装周的舞台。

要“走出去”,也要把“非遗”的传承人“请进来”。

2015年至今,清华美院“非遗”研培项目组举办了17期研修班,邀请350余位传统工艺类青年领军人才“返校上课”。课程不仅包含“非遗”保护原理、工艺历史、设计方法和展演交流活动,学员们还会去参观故宫、国家博物馆、北京798艺术区。有哈密绣娘在结束培训后,创造性地理解传统纹样,形成自己的风格,让老师格外欣喜。

研培项目让“非遗”有了创新的跨界作品,研修班帮助偏远地区的“非遗”传承人提升了传承能力。但要打通从“非遗”到“乡村振兴”的道路,创新设计项目和举办培训班只是个开始。

陈岸瑛表示,一些“非遗”目前面临的窘境是脱离生活、脱离使用者或接受者,缺乏再创造的活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单纯的资助是远远不够的,要针对更广大的传承人群和“非遗”社区来开展工作,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非遗”传承人群的动力和能力。

在清华大学“双创”孵化平台的支持下,“清美智想”团队组建起来。该团队组织彝族本地手工艺人,利用本地原材料,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化产品。他们还通过与昭觉县“薇穆嘎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会东县叁莯羊毛毡等合作,切实帮助当地村民增强产品开发和制作能力,增加经济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彝族服饰项目还通过与大型公益电视节目积极联动,顺利促成了“节目+众筹”的创新合作,“非遗”产品借此上线网络平台,通过众筹的方式实现以销定产。

彝族服饰项目和维吾尔族刺绣项目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激发了清华美院师生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他们很快把以“非遗”助力乡村振模式拓展到湖北荆州、云南鹤庆等地,让古老的“非遗”融入更多人的生活,带动更多乡村走上振兴之路。

编辑: 张欣远 责任编辑: 刘洋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 让古老的“非遗”成为新时尚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